亞特蘭大淨宗學會
淨空老法師的理念


以教育弘揚佛法  以講學培養人才  以慈悲利益社會  以真誠增進交流  以專修求生淨土 

(五)以專修專弘求生淨土

【1】、淨土修學以孝親報恩為基礎

  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中佛陀對修學淨土的人提出了三個基本條件,即我 們通常所說的「觀經三福」,這三福第一條是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 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也就是說,淨土宗的修學是以遵行孝道和師道為入門第 一要求。淨空老法師經常說︰佛法是師道,但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。 一個連父母都不孝養的人,我們怎能相信他對社會大眾的真誠;一個連老師 都不尊敬的人,我們怎能相信他對有情眾生的誠敬。當然,孝道所要求的是 ,不但要「養父母之身」還要「養父母之志」,中華傳統文化的源泉也就是 從這裡開始的。但是,如果我們能以此為基礎再將它加以拓展,不但孝養自 己的父母而且還孝養別人的父母,尊敬一切有情生命、愛護一切無情事物、 慎重一切因緣際遇;除此之外,還尊敬我們過去世無量劫以來的父母眷屬, 甚至珍惜我們生存和生息的環境,珍愛一草一木,這樣孝道才能做得徹底、 做得圓滿。

  由此看來,儒家講孝道是將它限定在一個家庭或一個族類的小界限內進 行;而佛家講孝道是將它放在一個永永無窮的因果鏈中,並拓展於盡虛空遍 法界一切眾生,這個無限廣袤的範圍之內。所以,每一個佛教修學者每天課 誦時都有發四弘誓願,它首先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這是一種極度廣闊 的心襟,這也就是佛教所提倡的知恩報恩思想,說實在的報恩思想也就是儒 家孝道的無限延伸。

  當然,話說回來,淨土宗修學要求我們必須做到孝親尊師,報四重恩, 佛教其他宗派又何嘗不是如此。佛教初傳進中國時,所以能完全被這個東方 大國所接收,除了它圓滿的教理教義,高度智慧的人生態度等原因之外,尊 師重道,孝親報恩思想的提倡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。

【2】、一門深入是最直截的解脫方法

  淨空老法師在早年對禪宗、天台、華嚴、唯識、三論等佛教其他經教幾 乎都有涉獵,當時由於所親近的老師都學養深厚且德高望重,所以老法師契 入十分快捷,佛學基礎也打得非常扎實,研究極有心得。老法師經常說,在 親近方東美先生時「我知道了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在追隨章嘉大師的 年月裡,「我明瞭了『看得破,放得下』這六個字的真諦」。所以,後來老 法師親近李炳南老居士,按老師的要求把以前所學全部放下。老法師那時深 深地體會到縱然千經萬論,部部皆能大開圓解;八萬法門,門門都能直趣般 若,但學佛者在下手時一定要遵循一門、一條路而入,也只有這樣心才會專 ,心專一,自然定力日增,智慧日長。持之以恆,不管在佛學知識上,還是 在修行見地上都會有明顯的成就。

  自「佛陀教育學院」的創建計劃開始逐步落實之後,學院的課程安排便 完全按照老法師的思路進行,這也是為什麼學院實行單元教學制模式的原因 。在現代社會中只有這種模式比較接近於中國傳統的私塾式教學方法,也只 有這種方式才適合於運用在佛教教育之中,當然,它也符合「一門深入,長 時薰修」的原則。老法師對於一般佛教學院安排課程時參照社會大學的教學 理論不以為然,因為老法師經常說︰「佛教學校與社會學校辦學的目的迥然 不同。譬如社會醫學院的教育目的是培訓學生將來當醫生,法學院的目的是 培訓學生將來當律師,而佛學院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受教育者將來作菩薩成佛 。社會教育的理論方法、課程設置及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東西,絕對不能適應 佛教教育,如果這樣,我們不但會浪費人力財力,更重要的是我們會斷送很 多人的法身慧命。這種事情我們千萬不能做。所以我主張佛陀教育學院採用 單元教學制,並且強調一門深入的重要性是有原因的。古來祖師大德都是依 這種方式而開悟而成就的,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在佛教教育上有成就,主要 原因就是我們丟掉了好方法,而拿來了世間一些捆綁我們雙手雙腿的絆索, 一句話我們在捨本而逐末,怎麼會有收獲呢?」

【3】、淨土法門最切合現代社會根基

  淨空老法師決定此生專修專弘淨土是在親近李炳南老居士之後(李炳南 老居士是靈岩山印光大師的傳人)。當時受李老居士的影響,在台灣地區修 學淨土法門的人約有二十萬左右。李老居士的教學非常活潑,他老人家觀機 逗教,隨緣施化,並且言行相應,心口一如,倍受當時教內外的尊崇。在親 炙李老居士的十年中,淨空老法師的思想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,他認為作 一個「似乎什麼都知道,但是又什麼都不通」的通家或佛學家並不能解決生 老病死等人生根本問題,也不能幫助有情眾生出離六道輪回。依據佛陀「正 法時期,戒律成就;像法時期,禪定成就;末法時期,淨土成就」的教誨, 在我們現代,淨土法門最能應機,也最能在根本上幫助眾生,於是老法師有 了盡形壽弘揚淨土法門的決心。

  現代社會,在東西方任何國家和地區,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 生活受用日益豐富,但生活節奏卻日趨緊張,生活心態逐日苦悶。佛教教育 在這個時代無疑是解決人們精神和心理問題屈指可數的門徑之一,當西方人 在無奈中吶喊「上帝死了」時,獨有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色彩的 佛教,在西方人渴盼的目光中進入他們的生活中。但是,由於佛教各個宗派 側重不同,修學方式各異,華嚴、天台、唯識等宗並未叩開西方的大門;而 禪與淨土卻很快被許許多多人接受了。但我們知道,禪宗修學一定要有明眼 人的指導才能有所成就,而我們又有多少明心見性和將要見性的禪師遠度重 洋呢?這個問題我們大家誰都心裡有底。但淨土修學就不會存在這樣的難題 ,也不會有太大語言上的障礙和環境上的限制。

  淨土修學可在動中、靜中、工作中、休息中隨時隨處,不拘形式,隨意 而就。它只要求修學者具足真信、切願,然後稱念「阿彌陀佛」名號,即可 帶業往生,不退成佛。時代在不斷發展,社會在不斷轉型,如果能在這個多 變的群體中保持一顆真心不變,保持出離六道的意念不變,保持念佛修學, 看破放下的精進不變,假以時日我們絕對不會說沒有收獲。所以老法師經常 說︰淨土法門雖難於產生信心,但卻易於修學,所以,只要大家肯幹、真幹 ,不懷疑、不間斷、不夾雜,一門深入,常時薰修,把每一個心念都轉換成 「阿彌陀佛」,這樣我們一定會成就。


以教育弘揚佛法  以講學培養人才  以慈悲利益社會  以真誠增進交流  以專修求生淨土 

首頁  繁體首頁  簡介  活動資訊    淨空法師簡介  淨空法師理念  聲明啟事  聯絡資訊